师资队伍

首页 师资队伍 数字经济系 副教授 陈海山
基本资料
姓名:陈海山 职称:副教授
性别:男 政治面貌:群众
出生年月:1989年4月 学位:博士
职务: 办公地址: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
邮箱:chenhaishanxmu@163.com
研究方向
区域经济学、量化历史、数字经济
教育背景

2008-2012,东北财经大学,管理学学士

2013-2016,东北财经大学,经济学硕士

2016-2020,厦门大学,经济学博士

个人简历

    陈海山,男,福建省莆田人,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2020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,获经济学博士学位。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,对环境经济、数字经济、量化经济的研究也多有关注,熟悉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应用。近五年在《世界经济》《经济学(季刊)》《统计研究》《中国经济问题》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。近期的研究计划是将环境治理纳入到区域经济研究框架中进行研究,在研究过程中依赖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,并尝试结合机器学习、Python数据挖掘和数字经济建模等研究方法。

工作经历

2021年6月—至今   东北财经大学  经济学院  教师

主讲课程

本科生:初级微观经济学、初级宏观经济学(中英文授课)

研究生:ArcGIS在经济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、西方经济学前沿文献选读与学术写作

代表性学术成果

[1] 陈海山,“历史的馈赠,城市历史时长与经济发展”,《世界经济》,2020年第12期,第3-26页。

[2] 张晶、陈海山,“新时期城市化进程中集聚阴影研究——基于高铁通车的视角”,《经济学(季刊)》,2022年第1期,第281-302页。

[3] 陈海山、汪阳,“超大型水利设施防洪与区域经济发展——基于三峡工程的实证研究”,《世界经济》,2022年第5期,第137-161页。

[4] 陈海山、梁裕珩,“人口集聚与植被恢复——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”,《经济学(季刊)》,2023年第5期,第2025-2041页。

[5] 陈海山、陈志龙,“气候风险、经济增长与城市内涵式发展——基于暴雨冲击的经验证据”,《统计研究》,2024年第6期,第121-134页。

[6] 陈海山、李长洪,“推进城市化能提高公众的环保参与吗 ”,《中国经济问题》,2024年第4期,第131-147页。

主要科研课题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城市化视角下的人口集聚与生态环境改善:实证检验与多维机制分析”,批准号:72203031,立项时间:2022,在研。